衡陽祁劇
發布日期:2010-12-16 11:50 ? ? ? 瀏覽次數:? ? ? 來源:未知
衡陽群眾喜歡看戲、聽說唱,因而地方劇曲種類繁多,流傳也廣。主要有花鼓戲、湘劇、祁劇、地花鼓、木偶戲、皮影戲、鬼臉戲、漁鼓、絲弦、小調、蓮花劇、打連廂、打錢鞭、布圍戲、獨角戲以及瑤族談笑等。衡陽花鼓戲以小旦、小生、小丑“三小”見長,是群眾最喜歡的劇種之一。
它起源于清順治年間,由原衡山的“采茶調”和衡陽的“車馬燈”等民間歌舞發展而成,因聲腔語言相近,流傳地方相通,故統稱“衡陽花鼓戲”。以后,逐步流入全省其他地區。1983年編修的《中國戲劇.湖南卷》中,將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戲統稱為“衡州花鼓戲”。湘劇屬湖南地方劇的一種,于三百年前由鄰近縣流入我市,因受地方方言的影響,逐步演變成為具有衡陽特色的衡陽湘劇。祁劇因發祥于祁東、祁陽(原屬一縣)而得名,明朝中葉由“弋陽腔”傳入祁東、祁陽,與本地民歌小調相結合,從而誕生了這一種新劇——祁劇。
這些戲曲中運用地方方言,有唱有做,配以樂器,親切動聽,妙趣橫生,很受群眾歡迎?;ü膽颉洞蜩F》曾被灌成唱片播放全國;湘劇《醉打山門》在1952年全國第一屆戲劇觀摩匯演中,主演獲一等獎,“一曲《醉打》,譽滿京華”!
? ? ?上一篇:衡陽戲劇新編劇目 ? ? ?下一篇:沒有了